相对危险度和绝对危险度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1、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亦称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
2、特异危险度AR又称绝对危险度、超额危险度、率差、归因危险度等,是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
二、说明内容不同
1、相对危险度:说明暴露组发病或者死亡的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倍数。
2、绝对危险度:说明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即由于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组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
扩展资料
危险度评价
通过对前三个阶段的评定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测算待评化学毒物在接触人群中引起危害概率(即危险度)
1、有阈值化学毒物的危险度特征分析
用危险度估计值表示
R=(EED/RfD)×10
EED——为高危人群来自各条途径的化学毒物的总接触量估计值
用接触范围(MOE)表示危险度:MOE=NOAEL或LOAEL/EED
2、无阈值化学毒物的危险度特征分析
计算终生(以70岁计)超额危险度R:
R=1-exp[-(Q×D)]
Q——根据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直接计算得到的人的致癌强度指数
R——因接触致癌物而生癌的终生概率(数值为0~1)
D——个体日均接触剂量率,单位为mg/(kg·d)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对危险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特异危险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危险度
危险度的三种说法
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危险差(riskdifference)和比值比(oddsratio)
相对危险度(relativerisk),危险差(riskdifference)和比值比(oddsratio)是最常用的三种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疾病风险的方法.虽然它们在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广泛流行,但是尚无文献明确这三种方法之间的关系.许多研究人员误以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单调变化的,即某种测量方式中较高(或较低)的值与其它测量方式中的较高(或较低)的值相关.本文中,我们讨论了三个定理,并提供例子解释之前大部分研究人员所认为这三种方法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的;这些测量方法相互之间并没有逻辑关系.研究人员在说明不同种测量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时或结合使用不同种风险测量方法所得的研究结果时必须非常谨慎.
相对危险度的与AR的关系
归因危险度(AR)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RR与AR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指标,但其流行病学意义不同。RR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相应疾病的危险增加的倍数;AR则是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前者具有病因学意义,后者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
相对危险度怎么计算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亦称危险度比,是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发病密度之比称为率比(rate ratio).危险度比与率比都是反映暴露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 RR=暴露组累积发病率(或死亡率)/对照组累积发病率(或死亡率)相对危险度表明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是对照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多少倍.说明暴露组发病或者死亡的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倍数.RR值越大,表明暴露的效应越大,暴露与结局的关联的强度越大.其数值意义:
1.RR为0.1或1.1.1,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2.RR为0.0.8或1.1.4,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弱的关联;
3.RR为0.0.6或1.2.9,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中的关联;
4.RR为0.0.3或3.9.9,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有强的关联;
5.RR小于0.1或大于10,说明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很强.
什么叫做相对危险性
在疾病的病因学研究中,把具有某因素的人群患病率和不具有某因素的患病率做对比,来说明这个因素致病的危险性。而对比的数值称为相对危险性。
例如:吸烟者患肺癌的比率是不吸烟者的8倍到12倍,从肺癌的年死亡率来看,吸烟者比不吸烟者高18、4倍,所以吸烟者患肺癌相对危险性较高。
相对危险性是指相对于一般人群危险度的增减量。
根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筹备委员会(1971年)的定义, 危险性是指接触某一种污染物时,发生不良效应的预期频率。危险性是个统计学概念,可表达为绝对危险性和相对危险性。
绝对危险性(absolute risk)指接触某种污染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净增危险性。相对危险性(relative risk)指接触的人群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与未接触人群危险性的比值。对于某特定条件下接触某外来化合物的人群危险性评价是环境毒理学的重要任务。
相对危险度的计算公式
RR=暴露组累积发病率(或死亡率)/对照组累积发病率(或死亡率)
相对危险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计算方法、相对危险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