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献岁的发端,这是四序的发端,这是苏醒的发端
愿幸运伴着我的歌颂发端,愿宁靖伴着我的短信发端,愿快乐伴着你的观赏发端!雨水痛快!2.雨水将至,惦记到,东风轻拂着,陈诉着担心,春
“我也好了
下地吧?”父亲又挥了一下手中的镰刀
九华佛茶之味,可称淡永
任何一个生命的到来,都要经过疼痛的挤压,万物作为母亲的幸福的感觉是以撕心裂肺的疼痛换来的
我们说,爱同样与疼痛有关
我们由此不难理解一位母亲对她的孩子的爱的浓烈的原由了
上帝深深懂得疼痛与快感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为了让你尽享和珍惜肉体的欢乐,在得到之前设置疼痛;为了让我们珍惜和爱自己的后代,不轻易抛弃他,就在生命出生之时布满艰辛
农人心里倒是明白的
红薯藤慢无边际的长,红薯则心中有数的大
晓风以为这就是许下的诺言,青果儿永远也不会离开自己
近来翻阅旧时笔记,记有这么一则:朱光潜先生在《文学的趣味》中提出:“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到的趣味表现出来,就是创造
美感经验是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与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还有一位近代文艺心理学家这样说过:“文章是至性深情的流露,情趣是物我交感共鸣的结果
在这生生不息的情趣中,我们可以见出生命的创化
把这生命流露于语言文字,就是好文章
”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提到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有着天然的疆界,这疆界的土质是情绪,土色是美,具有情绪和美的,才是文学
前两位学者的话中,都有情趣这个艺术要素,这可见出他们观点的一致
郑振铎先生用的是情绪
以我的微不足道的体会而言,情绪与情趣即便不是一回事,但相通之处还是有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对散文下个可以襄括大小散文在内的定义呢:审美主体与人生、自然或艺术的交感共鸣中,产生出浓厚的情趣;用美的语言把这情趣表达出来,即是散文
其中,形象性较强的,可称为艺术性散文(小散文),不太形象或不形象的(我见过不少散文,全用叙述,无形象可言,但情趣、见识却颇可玩味),那就是大散文了
正月正,过新年,家家户户团团圆
一进入正月好吃好喝好玩好看的都会显露出来,让您一饱口福,一饱眼福
正月初三一过,即三天年刚哔,农村的文化活动都会陆续登台亮相
唱戏是农村正月里最为隆重,也颇吸引人的事
只要那个村子里唱戏,其他村里的人也会赶来看,亲戚朋友也会被邀请到村里看戏
今年恰逢我村唱大戏
因此家里多了好多亲戚,孩子们来了一院子,因此我准备给的压岁钱又要多支出好多,赶紧清点了一下钱包看够不够
一数如按原计划给有好多孩子就得不到,于是和妻子一商量便减半执行,才勉强应付下来
戏开了,我和父母亲、兄弟姐妹亲戚一起拿上大小凳子来到戏院
只见戏台上出来个花脸,一看是《包公断案》,就仔细一看起来
不大一会儿又出来了一个白脸小丑,只听他说着有趣的台词,逗的下边的大人小孩一个劲的笑
但这些台词也是人们生活的感悟和总结,看戏就是读书,品味人生
想起小时候看戏,净看热闹,台子上出来了个什么人物,唱了个什么内容,都一概不知,只顾看热闹,做迷藏,做游戏,于是台上唱腔正圆,台下欢乐一片
大人们看戏,孩子们疯玩,唱戏的日子是孩子们的真正的年,大人们看戏的看的入迷,小孩子也就没有了大人的叮嘱声和唠叨声,天不管地不怕,才是真正的玩耍
渴了喝口水,饿了吃口背着的馍,有时凑热闹还爬上戏台,孩子们也因争位子,抢凳子而被现场管护人员赶下台,无处去又出了戏院,这家出那家进,玩起了游戏
玩得正欢时,白天的戏唱完了,大人们这才记起找小孩,于是喊着、叫着、骂着,赶回了家,回到家了,吃完晚饭,又记着往戏院里跑
于是相约几个伙伴去赶夜场,进了戏院,看戏场还没人,爬上戏台,看唱戏的人长的模样,演戏的人是怎么出来的
有时还乘人不注意的,溜进了戏子的化妆室,了解戏子的真面目,晚戏开的时候父母来了就喊,还拿来了大衣、手电,于是穿上大衣,拿上手电,玩困了,倒在父母怀里睡着了
大人们又将我背回家,锁在屋子里睡觉,他们又去看戏
现在能在乡下看一场戏真不容易,物是人非,年青人不爱看戏,家里有电视,坐在热炕上也能看到精彩的片断,于是戏场里多了一些买糖果、玩具的,少了一些看戏的
我静静会在戏场里,想找回童年的乐趣,看到孩子们跑来跑去,但心里还在看戏,现在看戏才真正看到了人生的真谛
戏是给人看的,有三娘教子、周人回府、二进宫、大辕门等
看了这些戏,受意非浅,好的一出戏,是一份精美的文化大全
挂掉电话,深深透气,我确定,在他处等你,直到你回顾